來源:南京日報
21個生態科技牧場、超4萬頭純種荷斯坦奶牛,從每一頭奶牛飼養、擠奶,到生牛乳檢測、加工、包裝、運輸的每一步,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都已形成了一條全智能化的“鏈條”,也成為我市唯一的奶制品智能工廠。日前,本報記者來到位于江寧開發區的衛崗乳業進行實地探訪。
“與一般的生產制造企業不同,乳制品的產業鏈很長,其智能化生產線的構建也更復雜。衛崗的智能化建設起步較早,僅2016年在智能制造上就投入了9000余萬元。”衛崗乳業智能制造總工程師萬景春介紹,“目前,我們已經把智能制造用到了牧場、供應鏈、工廠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。”
智能化,首先從奶牛的飼養開始,心情好、身體健康、牛舍環境舒適,奶牛產的奶源的質量才能更好。“我們牧場里的每一頭奶牛身上,至少有10個可穿戴的電子標簽,不僅可以識別奶牛的身份,還可以進行情緒和健康管理,甚至有的牛自己還沒有意識到不舒服,系統就可以提示它將要生病了。”萬景春告訴記者,“同時,根據監控每頭牛每天的運動量和食量等指標,牧場還實現了分群飼喂,所喂飼料均需檢驗合格才能投喂給奶牛。
奶源進入工廠進行加工之前,還要歷經重重關卡。“我們設有分門別類的許多檢測實驗室,檢測項目多達60多項。”衛崗乳業質檢中心相關負責人指著一臺儀器向記者介紹:“例如,這臺FOSS乳成分檢測儀,每18秒就可以檢測一瓶生牛乳樣品,包含脂肪、蛋白、非脂等指標,另一邊的儀器可以測出三聚氰胺、苯甲酸等,這臺可以測農藥殘留……”經過質檢合格的牛乳,要變成可飲用的奶制品,還要經過分離、均質、升溫、殺菌、灌裝等環節,從生產到出產,每一批次衛崗牛奶都需要經過28道嚴格檢測。
目前,衛崗乳業有各類產品200多種,包括巴氏奶、酸奶、常溫奶、常溫酸奶、常(低)溫乳飲料等,70%以上的品類需要每天或隔天生產,這對智能工廠的精益生產、柔性化生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。“我們的生產線經過改造,已經變得很聰明。例如大家都吃過的果粒添加酸奶,以往在生產線上添加不同的水果,要重新進行預充和切換,造成一定程度的損耗,而且40%的時間都浪費在準備、切換、調整上。現在的智能生產線已經可以隨意切換添加物的品種,完全不會手忙腳亂。”萬景春說。
衛崗智能化的產業鏈還繼續延伸到了包裝和運輸乃至銷售環節。包裝這道工序,已經完全由裝箱機器人和碼垛機器人接管。設有GPS定位、全程4 的冷鏈運輸車,實現了8小時內產品從源頭到消費者手中。同時,用戶訂奶也逐漸告別傳統模式,網上電商平臺越來越發達,越來越智能。
衛崗乳業董事長白元龍表示,衛崗是中國乳品行業中第一批“中華老字號”企業,成立至今已近90年。“食品安全無小事,正是出于乳制品生產的特殊性,我們才堅持將智能制造投入到全產業鏈上,實現全程可監控、可追溯。”據悉,衛崗乳業計劃用5年時間全面完成智能化建設,屆時生產效率將提升24%、運營成本將降低26%,產品研制周期將縮短23%,產品不良率可降低30%。 本報記者 張璐
聯系人:周小姐,唐先生
手 機:13618719520,13508716087
郵 箱:ynpos@163.com
公 司: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
地 址:昆明五華區美麗家園美祥格8棟一單元4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