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老小區用上“一卡通”之后……
來源:澎湃新聞·澎湃號·政務
面積0.8平方公里的小區,有7個出入口,其中2個可以自由進出,存在安全隱患……以前,長白新村街道松延居民區的小區出入口,一度令居民們“頭疼不已”。然而沒想到的是,如何做到“守住門、管好人”,這道“思考題”竟成了居民參與“設計”小區的契機……
松延居民區是典型的老舊社區,由售后公房、部隊不可售公房小區組成,房屋建于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,常住人口4100多人。長久以來,開放式的小區管理不僅令這里環境堪憂,也給治安帶來一些問題。“改造”,勢在必行。
居民區啟動改造后,首先要把小區門口的863公交調度室、電線桿和指示牌等拆除、移走。可說起來容易,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。在街道的牽頭下,交管、電力、公交等部門多方努力,終于成功將863終點調度室拆除,同時將小區門口道路指示牌和電線桿移位,為小區后續改造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然而,居民區維修基金、公共收益不足,無法提供全部項目改造資金。松延居民區黨總支攜手轄區業委會及物業公司,針對小區出入口管控薄弱環節商議對策,請求街道給予支持。幾經協調,達成由街道落實一部分、小區自己解決一部分、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涵蓋一部分的方案,確保了資金足額到位。
隨著改造系統竣工,目前松延居民區所有小區出入口都完成了電子門禁系統安裝。經過調試,居民區所有電子門禁系統還實現了“一卡”聯網,不僅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活,也從根本上改善了小區環境和治安。“沒想到我們老舊小區,也能享受到新建小區的業主待遇。”居民們手握“一卡通”,興奮地說道。
門禁“一卡通”的使用
令居民對小區建設有了很大的信心
不少居民主動參與到
家園設計、建造、管理中……
新建造的小區大門裝飾墻
由社區書法達人顧師傅
親自撰寫、題字上墻
針對老舊小區樓道堆物、
“飛線”充電等“歷史難題”
居民們也逐漸“自覺”起來
大家不僅自籌資金裝點樓道
各個樓組間還爭相“比美”
“一卡通”除了用于門禁外
松延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史敏嶸
原標題:《當老小區用上“一卡通”之后……》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169470505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