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商場統一收銀處付款售后服務才能有保障
來源:華商報電子版
“五一”小長假這個家居行業的促銷旺季,各大賣場、單品建材、裝修公司的促銷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。
限 時 搶購、購物返現、低價折扣、滿額贈送等優惠,確實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實惠。也正是這樣,很多消費者寧愿讓裝修停工也要趕在“五一”促銷旺季買建材,甚至有些人房子還沒裝就早早定下了家具和建材。
華商報記者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,促銷季家居產品雖便宜實惠,但選購時更需理性分析,防止糾紛。
案例1
買的特價智能馬桶不合適 想退貨遇困難
西安市城東的李先生去年“五一”陪朋友去賣場選購建材,看到一款原價4000多元的智能馬桶特價只需2000元,而且限量20套。李先生一直想給父母換個智能馬桶,于是快速交錢下單,沒有回家查看衛生間線路,也沒有詢問相關售后服務事宜。送貨安裝時,工人告知李先生,衛生間沒有安裝智能馬桶的插座,要安裝智能馬桶需重新布線。李先生隨后聯系商家想要退貨,但商家表示限量款產品,沒有質量問題不退不換。
案例2
特價產品賣斷貨 原本一周送貨被拖延至兩月
王女士去年需要購買兩張床,聽說商場“十一”活動促銷優惠力度大,就在西安某商場定了兩張床,算下來價格確實挺劃算的。王女士不僅買了床,還抽獎抽中了一臺微波爐,王女士對此非常滿意。導購口頭承諾的一周到貨,可是過了三周還沒等到,電話打過去才知道這款床銷量非常好,已經賣斷貨了。廠家正在緊急趕工,預計送貨周期還需一個多月。“我后來專門翻了一下發票,上面對送貨周期沒有約定。也怪自己當時忙著搶實惠,忽視了讓他們注明送貨周期,算下來前后耽誤了兩個月。”
案例3
提前訂購特價沙發 裝修完后想退貨被扣300元
2016年5月,鄭先生在賣場做促銷時選購了一套沙發并交了1000元定金。當時鄭先生房子還沒裝修,導購表示門店可為鄭先生存貨6個月,不收取任何保管費。但隨著裝修結束,鄭先生總覺得原來看上的沙發與家居風格不太匹配想退貨,于是找到商家想要回定金。商家表示,退貨可以但要收取300元保管費,若鄭先生繼續要沙發,保管費可免。最后鄭先生損失了300元,要回了剩下的余款。
案例4
看上贈品將瓷磚換成木地板 結果多花近2000元
家住風景御園的吳先生去年在一家商場準備買瓷磚,轉了一圈發現有家木地板看著非常舒服,贈品也很好,贈送的電壓力鍋正是自己想要的,所以就把本來要購買的瓷磚改成了木地板,如愿以償地得到了滿意的贈品。但是仔細一算,木地板的花費比當初的預算多了近2000元,而贈品也不過區區幾百元。
提前了解產品型號、尺寸、款式 按需選購
上述業主的經歷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,“跟風消費”看到便宜實惠就下單,常常忽視產品的型號、尺寸、款式和質量。尤其是在商場大規模促銷的時候,多種買贈、抽獎活動讓部分消費者忘記了前往賣場的真正目的,因此越是大型促銷越要理性選購。
未央路·紅星美凱龍從事客服工作多年的周創表示,消費者在面對琳瑯滿目的促銷信息時,要提前了解家具的基本常識,如所需家具的尺寸、型號以及材質及風格。在購買時對產品的質檢報告、售前、售中、售后等方面都要問清楚。產品越是優惠,越要在簽合同時讓商家寫清產品的品名,品牌+名稱。同時,還要檢查合同中產品規格、型號、材質、日期、售后、送貨時間約定等。
大明宮建材家居北二環店謝茜表示,除了簽合同時對產品型號價格等進行確認,還要在商場收銀臺處統一繳費,這樣遇到問題也能享受商場的各種保護措施。如,大明宮實行統一收銀的政策,消費者的所有購買行為,錢必須交到商場統一收銀臺。這樣即使出現問題,商場會更好的介入,保障消費者權益。簽訂商品定貨合同時,要使用大明宮建材家居統一印制的《購銷合同》,在收銀臺交款并加蓋“合同鑒定章”,這樣可以有效保證消費者的售后服務。對于庫存產品、特價商品、樣品等家具,簽合同時一定要多問一句“能否享有正常的售后服務以及退換貨服務”。
提個醒:節日促銷多點冷靜和理性
作為消費者,越是遇到優惠力度大的促銷,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。慎重選擇,理性消費,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選擇。選購時多一些冷靜和理性,多方比較后再下單,而不能一味地圖便宜。
作為商家,無論是銷售旺季還是淡季,對待消費者要始終如一。絕不能借著促銷人多眼雜,刻意隱瞞服務條款……商家應本著維護客戶、和氣生財的理念經營,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口碑,贏得市場。